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中国与新加坡劳务合作概况介绍

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2010-09-16 23:11:56) 点击数:1618

  

一、新加坡劳务市场情况

 

新加坡从业人员约有200万,其中本地员工130万,外籍员工70万。由于新加坡的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非常大,随着区域和全球经济近几年连续的动荡,新加坡就业市场的波动也相当大。危机发生前新加坡的失业率为2%,危机后的1998年12月底失业率猛增到4.3%,1999和2000年有所缓解,但2002年又上升到4.2-4.6%左右。经济长期不景气使企业较大规模裁员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新加坡的领导人意识到国家的发展对国际环境的严重依赖使得新加坡必须在生产力方面具有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新投资建厂,本国在人才和人力方面存在的局限使新加坡必须敞开就业市场大门,吸引新加坡缺少的外国人才和人力来新工作,以保证新加坡在生产力方面的竞争力。因而,副总理李显龙、人力部长李文献等都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新加坡不会因本国人口的失业而减少雇用外来人才和劳工。所以,从新加坡政府的态度上看,新是一个稳定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但从社会反映来看,各界要求政府限制外国人才和外国工人以减轻就业压力的呼声日渐升高,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中国公司在新加坡劳务合作业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一)现状

我国劳务合作公司于1985年进入新加坡市场,1990年两国建交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通过各公司的不懈努力和国内、国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在新加坡的劳务合作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我国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目前新加坡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劳务市场。

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公司在新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达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3亿多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近20万多人次。

我国在新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电子加工和制造业。中国建筑工人技术好,上手快,效率高,在新加坡建筑劳务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我国高技术人才也深得新加坡政府和公司的青睐。

 

(二)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派劳务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中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不法劳务中介通过收取高额代理费等方式牟取暴利。在新加坡劳务市场刚对中国开放的时候,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人力紧缺,中国劳务在新工作的收入颇丰,加上国内对新市场宣传积极的方面偏多,使新加坡在中国劳务输出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近年来,少数不法劳务中介机构或雇主利用劳务人员的无知与轻信,直接或间接向劳务人员索取高额代理费。这些代理费被中新两国的代理或雇主侵吞。有的工人花了大笔中介费用来到新加坡,发现根本挣不到中介机构或雇主许诺的那么多钱。更有甚者,打着招劳务的幌子在国内招摇撞骗,收了劳务费后便无下文,面对国内公司或个人的追讨,要么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态度,要么与讨债人“捉迷藏”。

(2)少数雇主通过恶意倒闭、收取抵押金等方式侵吞工人薪水。98年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建筑业一直低迷。少数雇主在建筑工地上赚不到钱,就通过扣抵押金、拖欠薪水等方式使工人蒙受损失。

(3)建筑“自由工”现象仍较严重。根据新加坡政府外劳管理的有关规定,外国劳务人员来新加坡必须在其工作准证上标明的公司工作。但是,有的中介公司或建筑公司却在国内招收所谓建筑“自由工”,即招人的公司只负责为劳务办理工作准证,劳务人员来新后需自己寻找工作,而且每月还必须向公司缴纳几百新元的所谓“管理费”。这些工人在新加坡做工的身份不合法,常常干了活收不到钱,经济利益经常受到侵害。

(4)劳务中介公司经营水平参次不齐。目前,除经国家批准经营外派新加坡劳务的公司外,在国内还存在大量非法中介公司在从事此项业务。这种状况使国家有关外派劳务业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定等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加大了宏观管理的难度。

目前,中新两国有关方面正在就上述问题进行磋商,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随着中新两国政府对劳务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目前中新两国在劳务合作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三)前景  

随着新加坡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加坡本地就业市场会逐渐减少对外籍工人的依赖程度,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如建筑、电子等行业。但在一段时间内,新加坡本地就业市场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现象不会立即缓解,仍需从国外引进相当数量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以保持新加坡经济的稳定增长。由于中国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在劳动技能、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中新两国在劳务方面的合作前景仍然是广阔的。